不留遗憾的借势营销 |
实习记者-许檬檬
![]() 本届冬季奥运会开幕式上,一个名为“俄罗斯之梦”的节目出现了一点瑕疵——体育场上空飘浮的5朵雪绒花本应该慢慢展开最终变形为奥运五环,但右上角的一朵雪绒花却因为故障并没有展开。这一历史性的BUG被网友戏称为“索契五环变四环”。
虽然主办方回应“任何事物都不会是完美的,这样的遗憾并不会影响我们其余部分的完美演出”,但这一失误还是引发了各种话题,全球网民的娱乐细胞被空前激活。
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,不少品牌纷纷借助索契冬奥会的“遗憾”展开借势营销。奥迪首先宣称——上面那个,真不是我们整的;而奇虎360、联想、大众、摩托罗拉等企业也纷纷把自己的LOGO放在缺席的五环处,通过企业官方微博转发借机宣传。
在微淘的话题推荐中,小二们赫然写着:索契冬奥会T恤,T恤的质量比索契的五环更靠谱。记者发现,这些T恤均价在40元左右,销售情况也算不上畅销。“我们卖这个T恤也是让更多的亲能够点击小店进来逛逛,要说利润真的没多少。”一位淘宝店主坦言。
也许,正是这场借助“遗憾”的营销填补了索契冬奥会的不完美。一直以来,奥运五环的LOGO价值被各大品牌企业所看好,但昂贵的冠名费用和严格的准入标准却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。此次这些企业通过借势营销,利用新媒体平台将遥远的奥运圣火拉到你我身边,创造性地将自己的产品推广融入消费者喜闻乐见的话题中,争夺消费者眼球,依靠轻松娱乐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消费市场,成功上演一场精彩的借势营销战役。
有人戏言,2014索契冬奥会也许不会因为开幕式出现重大失误而载入奥林匹克史册,但一定会因借势营销而成为营销学的经典案例。
|
相关文章 |